本文作者:admin

数据的价值、风险均由场景决定,合规是金融数据流通的关键词

admin 2024-09-15 00:05:02 40
数据的价值、风险均由场景决定,合规是金融数据流通的关键词摘要: ...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数据常常被比作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而金融行业作为数据要素密集型行业,其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经营数据的质量密不可分。

近年来,随着“数据二十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重要文件的发布,金融行业数据要素价值的发挥有了更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开幕。在金融科技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就数据要素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应用中的重要角色展开了探讨。

中国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局长王怡在会上指出,传统人工智能以算法为中心,在大模型推动下,人工智能开始转向以数据为中心,高质量的数据是大模型的发展基础。

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华控清交”)董事长张旭东在会上表示,数据流通的本质在于使用价值的流通,而数据使用价值由具体应用场景决定。

数据的价值由场景决定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乎有效资源配置。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推动了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还在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融在“五篇大文章”中发挥主线作用,对其他四篇大文章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在演讲中指出,金融科技具有金融属性和科技属性,但数字金融不只如此。数字金融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数字技术为驱动的金融生态系统。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激活数据要素,找到适合的金融场景,最终形成数字金融业态,是新时代赋予数字金融新的含义。

自“数据二十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重要文件发布、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数据要素、数据资产化等话题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中国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在介绍工商银行推进数字金融方面的实践时就提到,该行持续加强数据中台建设,依托内外部数据打造覆盖营销、运营、风控、产品等板块的智能化数据服务,建立数据资产管控及运营体系,构建数据驱动的新型业务模式。

在金融行业积极探索数字金融发展以及数据要素相关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金融数据要素流通过程中如何评估数据价值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张旭东指出,数据流通的本质在于使用价值的流通,而数据使用价值是由具体的应用场景决定;同时,数据的使用风险同样也取决于应用场景,包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信息暴露风险,以及不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场景合规问题。张旭东进一步指出,传统的资产运营的基本思路是实现预设价值范畴;而数据与传统的资产不同,没有预设价值,其运营在于无限发挥数据资源无限的潜在价值,是一种“经营”,更类似于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

释放金融数据价值,关键是要合规

数据对于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赋能意义。金融数据在金融机构业务运营与监管机构政策制定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王怡在会上指出,银行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积累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和相关的数据处理经验,下一步要从适配AI应用的视角来提升,一方面进一步丰富数据的采集、类型,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

但与此同时,金融业又是强监管的行业,合规是金融业的“生命线”,金融数据的敏感性、私密性要求银行对数据实现全面自主可控,不仅要做好用户关键敏感数据的去除和替换,还要保证数据不出域、模型不联网,确保数据使用的安全合规。

张旭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由于数据本身的特征,通过传统的方法流通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因此不敢流通、不愿流通、不会流通是数据流通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其中,不愿流通、不会流通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和技术手段来解决,不敢流通才是数据流通中的核心的、根本的障碍。

当前,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数据要素合法合规的基础快速构建,在此背景下,华控清缴等企业通过隐私计算、多方计算等技术,通过“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使用可控可计量”的操作原则,确保数据在授权过程中始终处于严格的安全监控之下,解决了金融机构数据使用中的合规、安全风险。

在技术手段的保护下,数据流通的诱惑力不断提升,数据相关产业也迅速发展。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中国数据量规模将从2022年的23.88ZB(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1ZB约等于1万亿G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6.3%,位列世界第一。

但谈到当前金融机构数据要素流通的现状,张旭东向记者坦言,金融行业在数据场景价值释放与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前沿,是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最大买家,其需求集中于营销获客、风控、合规场景。但目前金融机构还基本处于业务发展驱动数据使用的阶段,其自身的行业数据价值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他表示,金融行业的“数据经营”可以从跨机构数据协同使用开始,逐步实现最大化金融行业内部数据资源的价值。华控清交正在推动和赋能金融数据跨机构协同使用,其中包括金融集团内数据跨机构应用,如智能资产管理、重复借贷、沉默客户唤醒、穿透式绩效考核、跨境理财通监管等场景;以及同业跨机构间的数据协同应用,如个人合格投资者认证、跨行对公资金流水核验、跨行资金流向监控等。

此外,数据确权、数据交易、数据定价等仍是当前数据流通市场的核心问题。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融合,对算力、算法等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旭东认为,数据要素大规模流通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软的”,一部分是“硬的”。“软的”部分即是法律政策以及各领域、各行业的指导意见。而“硬的”部分则包括软件、硬件、算力、算法、通讯等。华控清交也正在参与构建服务于金融行业数据流通基础设施,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金融行业更好释放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