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公元1031年:和亲真的有用吗?

admin 2024-10-02 21:41:16 6
公元1031年:和亲真的有用吗?摘要: ...

楔子

你好,这里是《文明之旅》。欢迎你,穿越到公元1031年,大宋天圣九年,大辽景福元年。

今年是宋仁宗在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的第九个年头了。你看,真快,这个历史阶段一共十一年,再有两年,刘太后就要去世,宋仁宗就要亲政了。不过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个即将到来的政局变化,所以,这一年的政治气氛总体还是一片平静。

但是,在平静的水面下,也有一股暗流。为啥?因为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宰相。

我们之前聊过,两年前玉清昭应宫失火,宰相王曾为此负责,下台了。从那个时候到现在的两年时间,朝廷里就只有吕夷简这一个宰相。要知道,在北宋,只有一个人当宰相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对啊,同时有两三个宰相,皇帝才能让他们互相牵制,保持权力平衡嘛。现在只有一个宰相,就意味着朝廷随时会提拔另一个。那这个人可能是谁呢?大家都在猜。

这种情况下,身在局中的人是都知道的,候选人的范围其实非常有限,无非就是那几个人。那自以为够资格的人,就会伸着头盯着这个机会;自以为能影响朝局的人,就会伸着头盯着看——谁在伸着头盯着看?

仅仅这一年,就发生了这么两件事。

一是原来当过宰相的老臣张士逊,现在被贬在外地当官,找了个机会来开封,大家都看得出来,他有想当宰相的意思。有人就说,那不行,你原来犯过错误,你不能在这儿待着,你得走。张士逊只好臊眉耷眼地走了。

还有一位,我们以前介绍过,大名鼎鼎的钱惟演。这位厉害了:他是五代十国时候吴越王钱俶的儿子,名门之后,还是知名的文坛领袖,还当过枢密副使这样的高官,还是刘太后的亲戚。他也觉得自己有机会当宰相。但是有人说了,你之所以此前枢密使当不成,不就是因为你是太后的亲戚吗?现在情况也没啥变化,太后无私,不能任用亲戚,你也得走。

你看看,只要这个球门一直空着,就有人一直想往里踢这个球,也有人一直想往外扑这个球,政治暗流就一直在水面下涌动。

好了,大宋朝的事,我们先按下不表。这一年,我们把目光朝向北边。

北边辽朝的圣宗皇帝,今年去世了。辽圣宗,就是当年澶渊之盟时候跟他妈妈萧太后一起杀进中原的那位。那一年,他已经33了岁,还什么都听妈妈的。但是没想到,他后来亲政,居然是一位非常贤能的皇帝,不仅政绩不错,而且执政时间还长,在位49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排名第六长的皇帝,几乎占了整个辽朝219年历史的四分之一。他这段时间,就是辽朝的鼎盛时期。今年他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他这一死,辽朝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今年辽朝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辽朝把一个公主嫁给了西夏的太子李元昊。大宋朝一正北一西北的两位邻居成了亲家。这是宋、辽、西夏三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你想,当时西夏是最弱的一方势力,但也是所谓的“关键第三方”啊。西夏同时接受宋、辽两方的册封,两面称臣。它靠向哪一边,就意味着宋辽之间的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就在40多年前,公元986年,宋太宗雍熙北伐的时候,辽朝和西夏就联合过一回。他们联合的标志就是:辽朝把一个公主嫁给了当时西夏的君主李继迁,还给了3000匹马的嫁妆。一时间就是让宋朝两面受敌,局面搞被动了。

其实这一招,中原人其实也很熟。昭君出塞的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都是所谓“和亲”嘛,都是通过出嫁一个公主,形成一种政治联盟,稳定了政治局势。

关于宋、辽、夏这三方之间的关系互动,我们今天先不说。我们今天来问一个问题——你不觉得奇怪吗?那可是国家大事啊,国际政局啊,为什么就可以通过嫁一个公主,一次联姻来解决?

这一招,你要说有用吧,汉代初年从刘邦开始就跟匈奴搞和亲,姑娘嫁过去不少,匈奴也还是不断地过来烧杀抢掠,要不后来汉武帝也不至于下那么大的决心,要举全国之力和匈奴拼个你死我活;你要说它没用吧,这一招,不仅汉代用,唐代用得更多,唐代和亲的公主好几十位,把周边所有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嫁了个遍。清朝更是把和亲策略运用的炉火纯青,光跟蒙古之间的和亲,就有500多次。要是嫁姑娘这招儿没用,为什么大家一直都在用呢?它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好,这一年,我们就借着和亲这个话题,来看看现实世界的一个很有趣的底层逻辑。

奇怪的“和亲”

“和亲”,也就是通过嫁姑娘、娶媳妇搞定和外族或者外国的政治关系,这是古已有之的办法。

周朝的时候就这样。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全国,所以,很多诸侯都是兄弟、堂兄弟之间的宗亲关系。但如果不是兄弟,也就是不能用宗法关系来维系的关系,怎么办呢?那就靠结婚啊!用嫁娶姑娘的办法,把大家的关系变成老丈人和女婿、姐夫和小舅子、外甥和舅舅的关系。王国维就说嘛,周朝搞天下一统的策略,就靠这个啊。要么是宗亲,要么是姻亲,总之是一家人,亲亲热热的,矛盾不就少了吗?

不仅是华夏民族内部,对当时所谓的蛮夷,也是用这个办法。比如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他爸爸晋献公和一个西戎女子所生的。同样是在晋文公那个时期,周襄王为了讨伐郑国,向北狄借兵,也是娶了一位北狄女子为妻。可见,当年这也是基本政治操作,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请注意,在古代中国,中原汉族跟周边少数民族联姻,对于政治格局的影响,没有西方社会那么大。为啥?因为在欧洲的传统中,女性是有财产继承权的。娶媳妇,有时候就是领土的合并。比如,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他们就有一句口号,“让别的国家去打仗,快乐的哈布斯堡人爱结婚。”对啊,战争能得到的土地,通过政治联姻也能得到,那结婚就好了,还打什么仗呢?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哈布斯堡家族通过嫁女儿、娶媳妇继承的领土,大得吓人。最鼎盛的时候,从今天欧洲中部的比利时、奥地利,到欧洲东部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甚至是南部的西班牙、葡萄牙、大部分的意大利,都曾经属于哈布斯堡家族。

但这种事在古代中国的汉族传统中,是绝不会发生的。因为女性没有财产继承权嘛,通过婚姻结两国之好,最多也就是一种关系润滑剂。

但是,到了西汉初年,高祖刘邦的大臣刘敬,出了一个嫁姑娘的主意,野心就有点大了。

那是在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大军围困在今天山西大同附近的白登山。好不容易脱险之后,刘邦就问大臣刘敬,说咱们被匈奴欺负得太惨了,你说有个什么办法解决匈奴问题呢?

刘敬说,打,咱们现在是打不过。现在的匈奴单于,好像也不怎么讲道理,跟他聊仁义好像也没啥用。我有个长治久安的办法,就怕你舍不得。刘邦说,切!只要这个办法能有用,我有啥舍不得?你放心讲!刘敬就说了,你把长公主,也就是大女儿嫁给匈奴单于。那单于就是你女婿,等将来长公主生了孩子,继承了单于的位子,你就是单于的外公。你听说哪个外孙跟外公过不去的?

刘邦说,高,实在是高!但是回去跟他媳妇吕后一商量,吕后不干,舍不得,早也哭晚也哭。刘邦没办法,只好在他们老刘家随便找了姑娘假装是长公主,嫁到匈奴去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典型的和亲。

刘敬的算盘打得不错吧?拿婚姻当支点,这边一个孤零零的姑娘,就想撬动整个匈奴臣服。效果如何呢?不怎么样。

汉高祖一次,汉惠帝一次,汉文帝三次,汉景帝一次,汉武帝初年一次,这么多姑娘嫁到匈奴去了,匈奴还是照样骚扰边境,所以逼得汉武帝不得开打汉匈大战。更重要的是,不管嫁多少姑娘过去,汉朝的皇帝一直也没当上匈奴单于的外公。也不止是汉朝,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几乎没有中原王朝出嫁的和亲公主,生下过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领。所以,刘敬的当年的那个“当他们外公的”假设,几乎没有验证过。

从这个角度上说,拿和亲当杠杆的政策是失败的。政策设计的初衷没有实现嘛。刘敬和刘邦之所以那么想,可能就是文化上的偏见导致的一厢情愿。

中原王朝是习惯了用宗法体系来看政治秩序的。在一个宗法体系内,重点不在于我们是亲戚,而是:宗法体系能分辨出我们每个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你是我爸爸,那我得听你的;你是我叔叔一辈的亲戚,那我得敬你三分;你在家族同辈内的排行比我大,那我得尊你一声兄长。人人都能在一个高低贵贱的链条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你看,直到今天,在一个酒桌上,咱们中国人也能丝毫不乱地排出座次。直到今天,民间开玩笑,占人便宜的一种方式,还是在口头上当别人的长辈。宗法关系映射出尊卑上下。

你看大宋和北边的政权之间的关系,往往就靠这种称呼来调节。澶渊之战,宋辽双方打成平手,所以约为兄弟之国。后来大宋遇到金朝这样的硬骨头,打不过,刚开始称臣,后来改成叔侄,直接叫爹太难听,就叫叔叔吧。后来南宋的时候,韩侂胄北伐失败,又签协议,这回从叔叔改成叫伯伯。你看,叔叔和伯伯,就比原来的辈分大这么一丢丢,那也得计较,那也是谈判桌上的筹码,那也反应一次博弈的输赢。

说回来:刘敬和刘邦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啊:只要我是你外公,你还不得听我的?这是中原人的一贯思路,血缘关系的长幼尊卑,可以映射到政治关系的等级上。但这只是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下,独一份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思路,跳出中原王朝,这个逻辑别人可不见得也认。血缘,那是个体之间的事,跟政治实体之间的关系根本就是两回事。

这个逻辑破绽,就连中原王朝这边都明白。举个例子:五代的时候,后晋皇帝石敬瑭不是对契丹自称“儿皇帝”吗?那是又称爹又称臣,皇帝和国家都矮一辈儿。石敬瑭一死,他的儿子石重贵就说了,我本人可以是你契丹皇帝的孙皇帝,再矮一辈儿,但是,国家之间,我就不承认是你的臣属了。这叫“称孙不称臣”。后晋就是因为这个态度,后来被契丹灭了国。你看,统治者个人之间的血缘辈分,和国家之间的等级尊卑没有关系。

所以,当年刘邦即使真的当了匈奴单于的外公,匈奴也未必就买汉朝的账。

道理很简单,我们以前讲过,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对南方农耕民族的战争,不完全是因为什么恩怨情仇,这也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你想啊,中国北方草原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一场暴风雪,就可能让牧民的牲畜全部死亡,这个时候,他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南部要资源。如果可以通商,倒也还好,如果中原帝国比较强硬,不能做生意,那就只能去抢。这是几千年草原和中原战乱不绝的根本原因。

好了,如果现在和亲了,因为中原帝国嫁过来一个公主,我就不南下去抢了?这种自断财路的事儿,怎么可能?

有人可能会说,中原王朝嫁过来的公主,肯定会带来一笔丰厚的嫁妆啊。是的。但我们可以算账:历史上嫁妆很丰厚的一次和亲,要算唐太宗时候的文成公主入藏。嫁妆里有金银珠宝,有书籍,有各种丝织品。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丝织品,有两万匹。那这是多少钱呢?有人算过账,大概相当于当时唐朝一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这笔钱当嫁妆,当然是非常慷慨的了。但是如果和战争收益相比,还是太少了啊。

还有一次著名的和亲,就是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那次。这次史料上的记载比较细。汉朝给呼韩邪的赏赐全加起来不到300万钱。那占到当时汉朝的财政收入的多少呢?汉朝当时的年财政收入是80亿钱,还不到万分之四。

再举一个例子:唐朝后期,在和草原上的回鹘和亲的时候,嫁妆的费用是20万缗。这笔钱大致相当于唐朝一个大一点的县一年的赋税收入。那你想,如果真的爆发战争,回鹘真的杀到中原来抢,那个收益怎么也会超过一个县的收入吧?

班固在《汉书》里就对比过嘛:匈奴选择和亲,他们每年从汉朝得到的财物是有限的,但如果他们不选择跟汉朝和亲,那他们每年越境抢掠,可以获得巨大的物质利益。所以你看,和亲之所以有用,肯定不是因为在财务上满足了草原民族的需求。

说白了,杠杆那头的利益太大,一个公主撬不动嘛。

那有人可能会说,和亲的作用可能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毕竟双方有姻亲关系了,在要动手打仗的之前,多少会有一点顾忌。能降低一点摩擦发生的概率,也是好的呀。

这个设想可能也不成立。

我举个例子。唐玄宗的时候,就嫁了两位公主,分别给了东北地区的两个少数民族,一个是“奚”,一个是“契丹”,跟他们和亲。但是当时镇守边境的唐朝将领安禄山,为了立功,根本不管不顾这层关系,还是对奚和契丹进攻。奚和契丹二话不说,当年就都杀掉了和亲的公主,反叛了唐朝。你想,这个行为模式多极端啊,都没有尝试通过公主这个渠道和唐朝皇帝,也就是名义上的老丈人做个沟通,就直接把公主杀了。所以,这层和亲关系,其实寡淡得很,连遮羞布都不算,说扯下来就扯下来了。

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生存斗争,确实也不可能被这点半真半假的亲戚关系绊住脚。别说假公主了,就是真儿子又怎么样?

另一个更极端的例子,也是发生在唐玄宗这个阶段。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留在长安的人质,他的长子安庆宗,当然是先被推出去砍了。与此同时还有两个冤魂。谁啊?一个是安禄山的原配夫人康夫人,这时候也在长安,被赐死。这个好理解。问题还有一个人,是安庆宗的夫人,荣义郡主。有人考证,这个荣义郡主是唐玄宗的宗室女。是因为要笼络安禄山,刚刚嫁给安家当媳妇。但是没办法,嫁出去的姑娘嘛,这时候也算是安禄山家的人了,也被赐死了。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逻辑。战争机器一旦开始启动,别说娶进来的公主媳妇了,就是亲儿子、亲媳妇,就是亲孙女,也都是可以不顾的,甚至是可以自己动手杀的。所以,和亲也肯定也起不到延缓、阻止战争爆发的刹车片的作用了。

那就怪了,和亲这件事,既解决不了双方钱财上的争端,也弥合不了双方在感情上的裂缝,和亲公主甚至连人质的作用都不会有,那这种政治策略为什么被历朝历代沿用?从汉朝一直用到了唐朝呢?站在北方草原帝国的角度来看,你一个姑娘嫁过来,我就偃旗息鼓不打仗了,那我到底图个啥呢?

投下一颗小石子

刚才我们说了,中原王朝搞和亲政策,无非就是把一个公主,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假公主,嫁给草原王朝的领袖。这么一个孤孤单单的女孩子,既带不去多少财产,还起不到安全保证的作用,那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为什么要心甘情愿与中原王朝和亲呢?这需要一个解释。

我们还是回到刘敬对刘邦提建议的那个时刻,看看刘敬当年到底说了什么?除了刚才我们介绍的,什么将来汉朝的皇帝当人家匈奴单于的外公这个设想落空了之外,刘敬还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你只要把长公主给单于当老婆,而且加上一笔数量可观的嫁妆,他们那边会掂量得出这个女子的分量,必然会让您的长公主当单于的大老婆。

哎,这个设想倒是可以实现的。家里娶了个新媳妇,嫁妆多,老丈人厉害,媳妇在夫家有面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更重要的,咱们必须考虑到草原王朝的组织方式。

草原王朝的本质是部落联盟。谁能当单于、可汗,是一大堆部落在一起博弈的结果。比如,建立辽朝的契丹人,起初是由八个部落构成的。契丹的可汗,在辽朝建立之前,几乎都出自其中两个大部落。那你想,如果你现在当上了可汗,你怎么巩固你的权力?当然就是拉拢其他的重要部落。怎么拉拢?最简单便捷的办法,就是从那个部落里选王后。我的媳妇出自你们部落,你还能不支持我吗?

好了,带着这个逻辑我们再来看和亲。单于、可汗,可能面对一大堆老婆。其中哪个地位高?这不是宫斗剧哈,不是由争宠本领决定的,而是由她背后的势力大小决定的。和亲公主嫁到少数民族这边,还带着一大堆嫁妆,在她的丈夫看来,她背靠的部落是谁?当然是整个中原王朝呀。所以,这样的女性在后宫中胜出,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你想,公主去了,那可是个大活人啊,只要她一天在那个位置上,她还会起到类似于今天的大使馆的作用。比如,有个嫁到乌孙的汉朝公主,定期会收到汉朝使者运来的物资。对啊,嫁出去的闺女,那么远的路,不方便回娘家,但是不能拦着娘家派人来看她啊。利用这些物资,和亲公主可以通过赐予财物,笼络乌孙国主身边的贵族大臣。

这就相当于,中原王朝远远地投了一枚小小的石子,打在草原王朝的水面上,激起层层涟漪,就算我不能控制你,但我能成功扰动你。

而且,和亲扰动的,还不仅仅是一个草原王朝内部的权利关系,还有草原王国之间的竞争格局。

比如,汉武帝和乌孙国和亲。乌孙王马上给了汉家公主一个右夫人的头衔。但是别忘了,乌孙边上还有匈奴呢。匈奴一看乌孙和汉帝国联姻,赶紧把单于的女儿也嫁了过来,成了乌孙的左夫人。那你说,左夫人和右夫人谁高谁低呢?这就看出乌孙王的圆滑之处了,汉族尊右,升官都叫右迁,但匈奴却是尊左,乌孙王两边都不敢得罪。你看,不动一刀一兵,嫁个公主,汉朝就同时影响了乌孙和匈奴。

再比如,隋朝嫁了一个义成公主,给突厥的启民可汗和亲。启民可汗的前任妻子是出自吐谷浑的。没办法,中原王朝的公主来头大,启民可汗就断绝了和吐谷浑的关系。

你往深处想一想。对于一个草原王朝的领袖来说,他要面对的首要矛盾是什么?是远在天边的中原王朝,还是近在眼前的其他部落和势力?和中原的博弈,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的是王朝的命运。而和身边敌对势力的斗争,那是马上就会刺刀见红的,决定的是个人的生死祸福。他当然更加关切后者。

那我们站在草原领袖的角度想一想:娶到了一位中原的公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的老丈人是中原的皇帝,这背后可能就是政治、经济、军事的潜在支持。这个支持,不见得是现实的,但是通过和亲这个动作,周边的部落都知道我的这层背景,他们在做政治考量的时候,自然会把这个因素计算进去。用于威慑的力量,反而是更重要的力量。这就行了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亲公主虽然没有像刘敬预期的那样,作为杠杆的一端,凭一己之力,解决草原和中原两大系统之间的问题,但她演化成了中原王朝投放到草原王朝内部的一个关键变量,她能影响草原部落之间的格局变化。

中原皇帝知道这个吗?后来肯定是知道了。

举个例子:唐太宗的时候,他先是同意跟一个叫薛延陀的小国和亲,又悔婚,公主不去了。当时的大臣都劝,咱们大唐是大国,怎么能干这种失信的事儿呢?唐太宗就做了一番分析:说你们这些人啊,真是食古不化,太教条了啊。薛延陀周围有十多个大部落,有很多兵马,如果合力进攻薛延陀,立马就可以灭掉他。但为啥他们不行动呢?就是因为薛延陀的首领,是唐朝立的。他们不敢嘛。现在我先放出信号要把公主给他,他肯定是志得意满,有靠山了嘛,横得很。然后我又悔婚,公主不去了。那他周边的势力就清楚了啊,我们放弃他了。那过几年,大家还不联合起来把它灭了?后来果然。

你看,在这个例子里,“和亲”显然就是中原皇帝手里一颗石子,投出就是发射政治信号,操之在我、予取予求。发信号给谁看的?不是中原和草原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的,是做给草原领袖周边的势力看的。用极低的成本实现了对草原格局的操纵。

我们最熟悉的两个和亲案例,一个是王昭君,一个文成公主。她们的故事其实都有类似的背景。你不妨从中看看,中原王朝是怎么巧妙利用和亲这个政治工具的。

王昭君出塞嫁的那个呼韩邪单于,虽然也是匈奴单于,但是不好意思,并不是一统草原的强势单于。呼韩邪只是当时分裂的匈奴五个单于之一,而且是内斗中失败的一个。那怎么办呢?穷途末路,没有办法了,他是被迫归附汉朝,亲自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汉朝出于以夷制夷的想法,选定了他来扶持。所以,不仅把王昭君嫁给他,确立了他是汉朝女婿的身份,而且是给钱给粮给军事支持,帮他赢得了匈奴的内战。这才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的全貌。你看,和亲是对扶持关系的确认。

再来看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最开始,唐朝在青藏高原上扶持的是吐谷浑。也是通过和亲的方式,出嫁公主给吐谷浑的小王子,那吐谷浑就有了实力,在青藏高原上跟吐蕃分庭抗礼。吐蕃意识到,要和吐谷浑抗衡,最好也能娶一个唐朝公主,这才能抵消吐谷浑的优势。过程当然很曲折。但是最后,唐太宗可能也是出于在青藏高原上搞平衡的目的,这才派文成公主入藏。这才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全貌。你看,和亲是对边疆地区多个势力的平衡。

投石子的用法还有很多。比如,用投与不投,体现对某个势力的排挤。

还是唐朝的例子。唐朝初期,为了制衡突厥,唐朝在东边拉拢奚、契丹,在西边拉拢吐蕃,即便他们反复无常,也既往不咎,都主动出嫁公主,跟他们和亲。但唐朝就是不跟突厥和亲,多次拒绝突厥的请婚。所以,有一次唐朝使者到突厥去,突厥人就抱怨说,为什么他们都有,我们没有?吐蕃,像牲口一般低等野蛮,而奚、契丹,以前是突厥的奴隶,他们都能迎娶唐朝的公主,为什么单单突厥求婚,唐朝就死活不同意?而且我们知道,和亲的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我们突厥连个假公主都请不来,实在是让我们在一众小弟面前抬不起头。哎,有这个感觉就好,这就是唐朝想要的效果。

和亲还有一个用法,投出去的石子,是大是小,可以调节政治信号的强弱。

比如,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实力大不如前。唐朝需要向回纥借兵平叛,唐肃宗就把自己亲生的、已经连续做了两次寡妇的宁国公主,送去和亲,回纥首领意想不到唐朝送真公主来,竟然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这回是真的这回是真的!对啊,中原王朝和亲,刘邦做了榜样嘛,从来送去的都是假公主,王昭君甚至就只是个宫女,连个公主头衔都没给。现在有了真公主,能不激动吗?

你看,高级的政治策略往往都是这样,我不需要大动干戈,我只需要往你的系统里投送一个非常小的变量,有时候只有一个信号,就会扰动你的系统,让你的系统往我期待的方向演化。和亲,就像把一个小石子投入池塘,眼看着涟漪一圈圈地扩大。对, 这就是政治策略的“涟漪效应”啊。

“涟漪效应”

今天我们讲“和亲”政策,顺便讲到了一种现实世界里的行动机制,叫“涟漪效应”:投放一个小小的变量,带动一个局部变化,再用这个变化去影响一个更大的局部,为实现最终目的,不断积累条件。

请注意,这是行动世界和思想世界的重大区别。在思想的世界里,我们往往用的是因果律,一个什么样原因,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就像用杠杆,是直接的,不绕弯子的。而在行动的世界里,如果你有一个非常高远的目的,那直接的因果非常罕见,往往都是一个行动引发一个后果,然后在上面叠加下一步的行动,不断尝试着向目标接近。

就像苏格兰的一首民谣说的,“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这传说是英国约克王朝的末代君主理查三世的故事。你看,这一枚铁钉的失误,和一个王朝的存亡,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它是这一层影响下一层的涟漪效应的结果。

这个区分挺重要的。它让我们在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

就拿和亲来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屡试不爽的政治策略。算大帐的话,委屈一个女孩子出嫁,总比兵连祸结,连年征战要好。

但是,在舆论上,和亲的名声又向来不好听。比如说唐朝就有个诗人叫戎昱,他曾写过一首诗,我念给你听一下:“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歌词大意是:在汉人的历史中,最糟糕的策略就是和亲。国家社稷嘛,原本应该仰仗英明的君主,结果你们把国家的安危全都寄托到女人身上。哟,那么美貌的女子哦,怎么能让她们去塞外冒风沙之苦哦。哟,那些死了埋在地下的大臣,你们也配做国家的栋梁?大概是这个意思,态度很激烈。

你看,这就是把和亲这个涟漪效应的行动策略,理解成因果关系了。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本身也不矛盾啊。国家行动,本来就是多方面的复杂博弈。你就看汉唐这两朝,为了对付周边势力,别说明主和妇人了,什么大将、小兵、商人、间谍,出场人物多了去了。只要是做事的人都知道,为了达成目标,从来不会依靠什么单一的策略,都是:资源上,应用尽用;步骤上,见招拆招。所以,刚才那首诗对于历史行动者的批评有点过于苛刻了。

观察现实中的政治行动也是这样。

一个政治动作做出来了,往往不是直接奔着结果去的,它是先奔着一个局部目标去,放出一个政治信号,然后看看周边的反应,再做下一步的动作。这在中国历史上例子很多,皇帝扳倒权臣,往往都是这么干。比如,后来明朝的崇祯扳倒魏忠贤。

崇祯当皇帝的时候只有17岁啊,而当时无论是宫廷还是外朝,都是魏忠贤的爪牙。崇祯进宫的时候,据说都自带干粮,不敢吃宫里面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对魏忠贤下手?当然要先从一个小目标开始。先有人弹劾魏忠贤的一个小弟,兵部尚书崔呈秀,皇帝还客气呢,安慰他,别辞职别辞职好好干,哦真要走啊?那我派车送你回老家,回去好好歇歇。

但是,在旁边人眼里,这是什么?这是政治信号啊:哦,原来魏忠贤的人可以动了。然后憋着扳倒魏忠贤的人就开始一拥而上,先是弹劾魏忠贤的其他党羽,一看没事,能搞得动,最后,这把火才烧到魏忠贤头上。你看,这是政治信号逐层释放,政治力量逐层聚集,从小目标搞起,最后到大目标,一击必中的策略。

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

就拿这一年来说:1031年,这个阶段,大宋朝堂上有这么一件事,你品品。

你想,今年宋仁宗多大了?他是1010年生人,现在21了。按照古时候的说法,20弱冠嘛,这个时候已经妥妥是一个成年人了。那请问,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你要掌权到什么时候?你当年不也说过吗?自己掌权也是权宜之计,等皇帝成人了,就还政啊。你倒是还啊?

两年前,范仲淹,当时还是个小官,就已经奏请刘太后还政了。刘太后一点也没含糊,把他外放成地方官。这一年的农历十月,朝廷的大笔杆子、翰林学士宋绶,又来了,给刘太后上书,劝老太太考虑一个折中方案,就是有限度的放权,大事老太太定,小事就交给皇帝,让他历练历练。刘太后还是二话不说,把他贬出京城。任凭官员们怎么搭救,刘太后根本不通融。

好了,请听题:这意味着什么?是刘太后坚决不肯还政吗?未必。只能说,这个时候刘太后还没有最后想好。

道理很简单。只要最后的决心还没下,这个时候就只能是不分青红皂白,谁提这个事儿就贬谁的官。否则就是在释放政治信号:刘太后松口了,大家并着肩地上啊。马上就是一轮政局的混乱。

这就是身在权力中心的人的难处。他们要做成一件事,往往是从释放一个很小的政治信号开始。反过来,他们的任何一个行动,也经常被解读,甚至被误读为一个政治信号。处在这样位置的人,能不如履薄冰吗?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涟漪效应,对我们今天的日常行动,也有意义。

很多人在抱怨:懂了这么多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用“因果链条”来理解道理和成就之间的关系了。这世上恐怕没有那么漫长的因果:做了一件事,所以就能过好这一生?谁也保证不了。

但是现实世界里,确实到处都有涟漪效应。读了一本书,懂了一个道理,掌握一个技能,善待一个陌生人,做一件体面的事,所有这些都只能优化人生的一个局部。它像一个投进池塘的石头,荡起一点涟漪,然后等待机缘,再去推动下一个涟漪。

现实世界里的持续行动者,往往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批评:你这么干,没什么用吧?你这么干,机会不大啊?你这么干,不像胸有大志啊?等等。但是,他们心里清楚:在涟漪效应的现实世界里,哪有什么特效药和必杀技?不过就是一个信号接一个信号地集聚力量,一个行动接一个行动地接近目标。

好,这就是1031年,我和你聊的和亲故事。咱们1032年再见。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元)脱脱等撰:《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

(汉)桓宽撰集,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

(元)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

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

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美]史蒂芬·贝莱尔著,黄艳红译:《奥地利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翦伯赞:《从西汉的和亲政策说到昭君出塞》,载《光明日报》1961年2月5日。

陈育宁:《论历史上的和亲》,《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杜家骥:《清朝的满蒙联姻》,《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汪兵:《论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葛亮:《论汉代的民族“和亲”并非民族间的政治联姻——释两汉时期民族“和亲”之含义》,《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丁邦友:《秦汉物价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3期。

冷兰兰:《白虎通“血缘情感”道德价值论证及其反思》,《伦理学研究》2020年第4期。

崔明德,杨亚蓉:《和亲公主后代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日]藤野月子:《契丹における中原王朝との婚姻に基づいた外交政策に対する認識について》,《史渊》第151辑,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2014年。

[日]菅沼爱语:《前漢・新・後漢・隋唐期の中華と周辺諸国双方における敵国内勢力との外交交渉》,载《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九州大学文学部东洋史研究会,2018年。

范香立:《唐代和亲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阅读
分享